1. 審查會議是審查會議
2. 不要因為反饋而沮喪
當有人告訴你說你的設計不符合要求,比如不能很好地與設計目的產生聯系,或者你的設計缺少讓人眼前一亮,不由自主驚嘆“哇”的亮點,這毫無疑問會讓你感到非常沮喪。但是當這種反饋不是反饋者的主觀意見,而是為了讓產品的設計盡可能達到好的愿望,那么反饋就不僅僅是反饋。
即使你榮譽滿身,是該設計領域的佼佼者,你也不一定能想到所有的問題。因為檢驗的標準復雜多變,也可能因為別人認為你的創新點已經是“陳詞濫調”而讓你初的期望落空。
3. 每個人都是設計師
你可能聽過作家們這樣抱怨過:每個人都是作家,我們感到遺憾。對于作家來說是這樣。而對設計師來說,你身邊的人都想在設計上試試身手,這也是事實。
當然,只是這些人不都會用Photoshop或Sketch而已(不過某些人肯定會)。但是這些人會去設計他們每天的生活,他們的事業,他們的飲食習慣,他們的收件箱,甚至于他們的運動生活方式。而這些都是各種形式上的設計,在很大程度上,他們在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,否則他們也沒有立場來給你反饋意見。他們或多或少擅長于做這些事情,的確,而且如果你有真本事的話,你通常會做得更好。
但是你也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會做得很好(參考第二點)。因此,當你做得不好的時候,就會有一群既聰明又善于表達的人圍住你,告訴你哪里有缺失。不過不要因為他們沒有‘設計師’的這個頭銜而忽略掉他們提出的意見。
你在做什么?你是誰?我們常常迷失在這兩個問題的區別之中,尤其是設計師。當產品經理夜不歸宿開發產品時(我們并不希望如此),專業設計師們也在加班做設計。從Safeway超市的結帳口設計到ATM機的按鈕布局,產品設計師們總是在探尋提高用戶體驗的途徑。
其實他們只是對事不對人。針對你的作品而不是你本人。
5. 創作即是交流
但是如果不去搜集和聽取其他人接收到的信息,怎么能知道你表達的是正確的呢?別忘了,他們是你想要溝通的人。(當然他們也許不是,這時候你就要指出這一點,只要那些你想要與之溝通的人明白就可以了。)
這很艱難,得到負面的反饋很可能誘發自我懷疑,但是這將會促使你成長為一位創造者。如果不是這樣的反饋,而是那些會讓你退縮的,傷人的、消極的批判,你要學會無視它。但愿你能學會辨別,有益的反饋和那些無用的反饋的不同之處。